2014年广东省技工教育内涵建设工作规划
(2014一2016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精神,服务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战略决策部署,现就加快推进广东技工教育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制定以下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按照“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内涵、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双制办学为引领,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重点,巩固发展成果,深化改革创新,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内涵建设,切实提高质量,实现技工教育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16年,技工院校办学理念先进适用,规模、结构科学合理,体制、模式灵活多样,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高质量就业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初具成效。
具体目标:
一一全省技工院校专业布局结构有效优化,围绕全省现代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专业、高端品牌专业和新兴
前沿专业;全省技工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校企双制成为广东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
一一全省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等指标有显著提高。
一一全省技工院校初、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结构日趋合理,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升,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以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为主,技师学院高级工以上在校生占65%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工以上在校生占50%以上。
一一技工院校教师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政策基本配套;专任教师平均生师比达到20:1,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其中“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35%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高于三分之一。
三、重点任务
围绕广东经济社会转型需求,按照技工教育内涵发展要求,重点实施“七大计划”,在相应的重大领域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推动技工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实现科学、健康、特色发展。
〔一)技工教育结构优化提升计划
1、优化现代技工教育布局。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技工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珠三角地区高起点提升改造一批技师学院,办强、办精,在全省发挥骨干引领示范作用;扶持粤东西北地区每个地级市集中资源建设一所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办专、办特,成为区域产业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按照全省示范校建设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国家示范技师学院一国家中职示范校一省级示范特色校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国内较强影响力和国际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水平技工院校.
2、强化技工院校多元化办学.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技工院校办学考核指标,引导技工院校积极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异地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珠三角地区技工院校重点开发与现代产业梯度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培训专业和课程,为企业各层次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粤东西北地区技工院校争取办成农民工技能培训主阵地,重点为本地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转移就业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建立培训学员继续教育信息资源库,跟踪服务学员技能培训提升需求,打通“初级工一中级工一高级工一技师一高级技师”的培训通道。创新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引入校企双制培养、远程技能培训、工学一体化培训等模式,提升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