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东莞铲车培训焊工培训东莞挖掘机培训电梯证复审东莞电工培训东莞叉车培训东莞焊工培训东莞焊工证复审东莞高空证复审起重机证复审工业锅炉证年审锅炉水处理证年审锅炉证年审叉车证年审起重机司机证复审高空证复审东莞高空培训
东莞诚材培训学校:万江总校、大朗校区、常平校区,开设东莞挖掘机培训,装载机,铲车,电工,焊工,叉车,林德高叉,二保焊,氩弧焊工,氩电联焊,高压管道焊,起重机,安全生产管理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级消防操作员,抱车,铝焊,叉车证年审,电工证,年审,焊工证年审,锅炉证年审,起重机证年审培训课程。
暂无图片

东莞学习氩电联有哪些注意事项?

[培训网价格] [学时]
[学习对象] [浏览量] 30
[授课学校] 东莞万江诚材培训学校
[上课地点] 东莞万江区牌楼基村公交站台后面东莞诚材培训学校
预约报名 在线咨询

13332697680 通话咨询

课程介绍

  东莞市万江诚材职业培训学校系经东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创办,集技工技能培训,学校开设电工焊工叉车,登高架设,高处安装拆除作业证,起重机司机,消防操作员,铲车挖掘机培训考证,安全生产管理员,起重机司机,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消防操作员等专业工种培训考证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机构。依托优质的师资团队、强大的就业渠道以及创业孵化平台资源,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总校位于东莞市高埗镇,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在东莞大朗、长安、石碣、石排、厚街、万江、高埗镇等地设立了多家分校。从培训规模、教学质量、考试通过率等各方面去提升自己的实力。

    学习氩电联焊氩弧焊 + 手工电弧焊联合焊接)时,需同时关注安全防护、操作规范、学习方法、设备与材料管理四大核心维度,任何环节的疏忽不仅可能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焊接质量问题。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按优先级和实用性排序:

一、安全防护:杜绝风险是首要前提

焊接过程中存在电弧辐射、高温灼伤、有毒气体、触电、火灾等多重风险,零基础学员安全意识薄弱,需严格遵守防护规范:
  1. 个人防护装备(PPE)必须齐全且正确佩戴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防护,缺一不可:
    • 头部防护:戴焊接防护帽(选择符合 GB 2890 标准的产品),镜片遮光号需匹配焊接工艺(氩弧焊选 8-12 号,电弧焊选 10-14 号),避免未戴帽或镜片遮光不足导致电光性眼炎(眼睛刺痛、流泪,严重时损伤角膜)。
    • 身体防护:穿阻燃焊接防护服(首选棉质或专用防火面料,避免化纤衣物 —— 高温火花易引燃化纤,导致烫伤),袖口、裤脚需收紧(防止火花溅入);戴焊接手套(防高温、防触电,选择耐磨的皮革材质),穿焊接防护鞋(鞋底绝缘、鞋面防砸,避免赤脚或穿拖鞋)。
    • 呼吸防护:在通风不良的环境(如车间、管道内)学习时,需戴防尘防毒口罩(氩弧焊会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电弧焊会产生焊烟尘,长期吸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若焊接不锈钢等材质,建议使用带滤毒盒的面罩,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2. 作业环境必须排查安全隐患
    • 焊接区域需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油漆、纸箱),至少预留 5 米安全距离,必要时放置灭火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适配电气火灾)。
    • 检查焊接设备接地是否良好(氩弧焊机、电弧焊机外壳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避免设备漏电导致触电 —— 尤其潮湿环境下,禁止用湿手操作设备或触碰焊枪 / 焊钳。
    • 通风条件差时(如密闭空间),需安装排风扇或使用局部抽风装置,防止有毒气体积聚;禁止在密闭容器(如油罐、气瓶)内无防护焊接,避免缺氧或气体中毒。
  3. 特殊风险的额外防护
    • 氩弧焊的钨极(如钍钨极、铈钨极)含有放射性物质,禁止用手直接触摸钨极尖端,更换钨极时需戴手套,废弃钨极需集中回收(不可随意丢弃)。
    • 焊接后工件温度极高(可达 800-1000℃),需用记号笔标注 “高温”,避免误触烫伤;清理焊渣时需戴防护眼镜,防止焊渣飞溅入眼。

二、操作规范:避免错误习惯,保证焊接质量

零基础学员易因 “操作随意” 形成错误肌肉记忆,后期难以纠正,需从学习初期就严格遵守规范:
  1. 设备与参数设置:先检查,再启动
    • 每次焊接前,逐一检查设备状态:氩弧焊机需确认氩气压力(瓶装氩气压力≥0.5MPa,不足时及时换气)、气管无漏气(用肥皂水涂抹接口,无气泡为正常);电弧焊机需确认焊条是否烘干(酸性焊条如 J422 可常温使用,碱性焊条如 J507 需 350℃烘干 1-2 小时,防止气孔)。
    • 参数设置需 “匹配场景”:零基础学员避免盲目模仿他人参数,应根据母材厚度(如 6mm 碳钢,氩弧焊打底用 90-110A,电弧焊填充用 100-120A)、焊接位置(立焊电流比平焊低 10%-15%)调整,初期可在老师指导下记录 “标准参数表”,逐步积累经验。
  2. 核心操作:杜绝 3 类常见错误
    • 氩弧焊:禁止 “钨极触碰焊丝或母材”(会导致钨极烧损、焊缝夹钨),焊枪喷嘴与母材距离需稳定在 3-5mm(过远易空气侵入,过近易堵塞喷嘴);送丝时避免 “猛推猛拉”,需匀速送进(每秒钟 0.5-1mm),焊丝末端始终保持在氩气保护范围内(避免氧化)。
    • 手工电弧焊:禁止 “电弧过长”(电弧长度超过焊条直径 1 倍,易导致气孔、咬边)或 “焊条粘母材”(粘住后不可强行拉扯,应立即断电,轻轻晃动焊钳脱离);运条时手腕需稳定,避免 “手臂带动手腕晃动”(导致焊缝宽窄不均),平焊时运条速度以 “熔池不坠落、焊缝成型均匀” 为宜。
    • 工艺衔接:氩弧焊打底后,需彻底清理焊道(用角磨机打磨焊瘤、飞溅,用压缩空气吹净杂质),再进行电弧焊填充 —— 若清理不彻底,易导致两层焊缝熔合不良,形成夹渣。
  3. 焊接位置:从易到难,不急于求成
    零基础学员需遵循 “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的学习顺序:
    • 先在平焊位置(工件平放,熔池受重力小)练熟氩弧焊打底、电弧焊填充 / 盖面,掌握熔池观察、参数调整技巧;
    • 再尝试立焊(如 12mm 钢板立焊),重点练习 “小电流、快运条”,避免熔池下垂;
    • 禁止初期直接挑战仰焊(如管道仰焊),不仅易导致焊缝缺陷,还可能因火花坠落烫伤身体。

三、学习方法:避免 “只练不悟”,高效提升

氩电联焊需 “理论 + 实践 + 复盘” 结合,零基础学员易陷入 “盲目练活” 的误区,需注意 3 点:
  1. 理论学习:先懂 “原理”,再练 “操作”
    不要跳过理论直接实操,需理解核心原理:
    • 明确 “氩气保护的作用”(隔绝空气,防止熔池氧化)、“电弧的作用”(产生高温熔化母材和焊丝,形成熔池);
    • 熟记 “常见缺陷原因”(如气孔可能是氩气不纯、焊丝油污,裂纹可能是冷却过快、母材含碳量高),后期出现问题时能快速排查,而非反复试错。
      建议每天花 1 小时学习《焊接工艺学》《特种设备焊接操作规范》等基础资料,或观看专业教学视频(如 “氩电联焊缺陷案例分析”)。
  2. 实践训练:“少量多次” 优于 “长时间疲劳练习”
    焊接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长时间练习易导致体力不支、操作变形:
    • 初期每天实操时间控制在 3-4 小时(分 2-3 次,每次 1.5 小时),每次练习后休息 10-15 分钟,放松手腕、眼睛;
    • 每次练习设定 “明确目标”(如 “今天练氩弧焊打底,保证背面成型无氧化”“今天练电弧焊填充,焊缝高度达到 4mm”),而非 “随便焊几块板”,练习后对照标准(如 GB/T 19418《钢的弧焊接头 缺陷质量分级指南》)自查,标记缺陷位置。
  3. 复盘总结:建立 “个人错题本”
    准备笔记本记录每次练习的 “参数、操作、缺陷、解决方案”:
    • 例如:“2024 年 X 月 X 日,氩弧焊打底 6mm 碳钢,电流 100A,氩气流量 8L/min,缺陷:背面有氧化皮→原因:氩气流量不足,喷嘴距离过远→解决方案:调整流量至 10L/min,喷嘴距离 3mm”;
    • 每周回顾错题本,对比不同次练习的缺陷变化,总结 “参数 - 操作 - 质量” 的规律,避免重复犯同一错误。

四、其他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成败

  1. 设备维护:延长寿命,保证稳定
    • 每次使用后,关闭氩气瓶阀门,释放气管内残留气体,清洁焊枪喷嘴(用专用工具清理飞溅,避免堵塞);
    • 电弧焊机使用后,整理电缆线(避免碾压、弯折),检查焊钳接线处是否松动(防止接触不良,产生过热);
    • 定期更换氩弧焊的钨极夹、气体流量计(若流量计指针不准确,需及时校准)。
  2. 职业规范:提前适应行业要求
    若计划从事高压管道、压力容器焊接等工作,学习时需提前关注 “持证要求”:
    • 需考取《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证》(由市场监管部门颁发),考试包含理论和实操(实操常考 “管道氩电联焊”);
    • 学习时可按 “考试标准” 练习(如坡口角度 60°±5°,钝边 1-2mm,间隙 2-3mm),避免后期为考证重新调整操作习惯。
  3. 身体保护:避免长期损伤
    • 焊接时保持正确姿势(挺胸抬头,避免弯腰驼背),防止长期久坐 / 久站导致腰椎、颈椎问题;
    • 注意眼睛休息,每次焊接 30 分钟后,远眺 5 分钟(缓解电光对眼睛的刺激);
    • 若皮肤接触焊渣导致轻微烫伤,需及时用冷水冲洗(15-20 分钟),涂抹烫伤膏,避免感染。

总结

学习氩电联焊的核心注意事项可概括为:“安全第一,规范操作,学练结合,细节把控”。零基础学员需摒弃 “急于求成” 的心态,从安全防护、基础操作、理论理解三个层面逐步积累,通过 “刻意练习 + 及时复盘” 形成正确的操作习惯,不仅能快速提升技能,也能为后续职业发展(如考取证书、应对复杂工况)打下坚实基础。

想了解更多报名培训详细情况联系李老师13332697680

带*项为必填项目在线留言/报名

姓 名: * 手机号码: *
Q Q: MSN/邮箱:
地 址: *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