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登高作业设备

暂无图片
[培训网价格] [学时]
[学习对象] [浏览量] 41
[上课地点] 东莞万江区牌楼基村公交站台后面东莞诚材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13332697680

课程介绍




东莞市万江诚材职业培训学校是经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批准成立、民政局登记的职业培训学校。 学校开设电工焊工叉车,登高架设,高处安装拆除作业证,铲车挖掘机培训考证,安全生产管理员,起重机司机,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消防操作员等专业工种培训考证。学校有实操焊工实践培训基地,电工训练基地、叉车实训场、高处作业培训基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已经为各行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工程师,教学以实操为主,一人一机,理论结合实操,让学员从不懂练到精通。学校成立以来,培训始终秉承“发展科学教育,提高技术人才,树立培训典范”的办学宗旨,本着“帮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这一使命,已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数千人,得到学员和社会的一致肯定和认可。

 

正确使用登高作业设备是保障高空作业安全的核心环节,不同类型的设备(如梯子、脚手架、吊篮、登高车等)有其特定的操作规范,需严格按以下要求执行:


一、梯子(直梯、折梯、延伸梯)

1. 使用前检查

  • 检查梯身是否有裂纹、变形、部件松动(如铰链、踏板),确保无损坏。
  • 确认踏板防滑纹路清晰,底部防滑垫完好(无磨损、无硬化)。
  • 折梯需检查铰链锁定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展开后两侧支撑是否牢固。

2. 操作规范

  • 放置要求
    • 直梯 / 延伸梯与地面夹角保持75°±5°(梯子底部到墙面距离约为梯长的 1/4),底部需放置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严禁在软土、冰雪、油污等易滑表面使用,必要时垫防滑木板并固定。
    • 折梯需完全展开,确保两侧 “锁止销” 卡牢,严禁在未锁定状态下使用,且不得当作直梯单腿支撑使用。
  • 作业限制
    • 梯子顶部需超出作业面1.2m 以上(便于抓握),禁止站在梯子最顶端 2 级踏板作业(直梯)或折梯顶层踏板作业。
    • 单人作业,严禁两人同时在同一梯子上操作;禁止在梯子上搬运重物或进行剧烈动作。
  • 禁止行为
    • 不得将梯子架在门窗、栏杆等不稳定物体上,严禁垫高使用(如垫砖块、木箱)。
    • 雷雨、大风(6 级及以上)天气禁止室外使用梯子;禁止在带电区域附近使用金属梯子(需用绝缘梯)。

3. 收纳与维护

  • 使用后清洁梯身,检查部件是否完好,折叠后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暴晒、雨淋或重压。

二、脚手架(落地式、悬挑式)

1. 使用前检查

  • 架体结构:立杆垂直度偏差≤1/200 架高,横杆间距均匀,立杆基础无沉降,扫地杆、剪刀撑等支撑设施齐全牢固。
  • 脚手板:铺满、铺稳,无探头板(超出支撑点长度≤15cm),接头处固定牢固,材质符合承重要求(荷载≤270kg/m²)。
  • 防护设施:作业层外侧设1.2m 高护栏(下横杆距地 0.6m)、18cm 高挡脚板,外侧挂密目式安全网(网眼≤10mm),脚手板下方挂水平安全网。

2. 操作规范

  • 人员行为
    • 上下脚手架必须走专用通道(如爬梯、斜道),严禁攀爬立杆、横杆或脚手架外侧。
    • 作业时不得在架体上奔跑、跳跃,工具放入工具袋,严禁抛掷物料。
  • 荷载控制
    • 材料堆放均匀,避免集中超载(如钢筋、钢管等重物需分散摆放,单堆重量不超过架体承重)。
    • 禁止在脚手架上固定电动工具、悬挂重物(如电焊机、电缆),确需时需单独设置承重支架。
  • 动态检查
    • 作业中随时观察架体是否有异响、变形(如立杆弯曲、横杆松动),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通知专业人员检修。

3. 禁止行为

  • 严禁擅自拆除脚手架部件(如立杆、横杆、剪刀撑),确需拆除时需经审批,且拆除后立即设置临时支撑,作业完成后恢复原状。
  • 雨雪后需清理脚手板积雪、积水,检查防滑措施,确认安全后再作业。

三、高处作业吊篮

1. 使用前检查

  • 设备部件
    • 悬吊平台:无变形、裂缝,护栏高度≥1.2m,底板防滑、无破损,两侧挡脚板齐全。
    • 提升机:运行无异响,制动灵敏,钢丝绳缠绕整齐(无跳槽、断丝,断丝数≤10% 总丝数)。
    • 安全锁:在有效标定期内(≤1 年),手动触发时能立即锁止钢丝绳,锁止距离≤100mm。
    • 配重与悬挂机构:配重块数量足够(按说明书要求),固定牢固;悬挂架支撑点结构承载力符合要求,连接螺栓无松动。
  • 电气系统:三相五线制供电,接地电阻≤4Ω,漏电保护器灵敏(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按钮箱开关正常。

2. 操作规范

  • 启动前准备
    • 吊篮内作业人员不超过2 人,均需系好安全带(挂钩挂在独立于吊篮的安全生命绳上),严禁超载(含人员、物料总重≤额定载荷)。
    • 试运行:升降平台 1-2 次,检查限位开关(上、下限位)是否灵敏,平台是否倾斜(倾斜角≤8°),无异样方可作业。
  • 作业过程
    • 平台升降速度≤18m/min,避免急停急启;作业时与建筑物保持 10-15cm 距离,防止碰撞。
    • 严禁在平台内使用梯子、凳子等垫高作业(增加坠落风险);禁止横向移动吊篮(如从一个立面移至另一个立面)。
    • 遇突发情况(如钢丝绳卡阻、停电),立即按下急停按钮,人员通过安全绳缓慢撤离(禁止从平台直接跳下),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3. 使用后处理

  • 平台降至地面,切断电源,清理平台内杂物;检查钢丝绳是否松弛(避免打结),安全锁复位,最后锁好配电箱。

四、登高车(车载式、自行式)

1. 使用前检查

  • 车辆基础:停放在坚实地面,拉手刹,垫轮挡(斜坡处禁止使用),伸展支腿时确保地面承重足够,支腿垫板面积≥0.25m²。
  • 升降系统:检查液压管路无渗漏,油缸伸缩正常,臂架转动灵活,限位装置(如高度、幅度限制器)灵敏。
  • 安全装置:平台护栏齐全,安全带挂钩点牢固,应急下降装置(手动泵)有效,操作室与平台通讯正常。

2. 操作规范

  • 行驶与升降
    • 移动登高车前收回臂架和支腿,确认周围无障碍物,行驶速度≤5km/h(厂区内)。
    • 升降平台时缓慢操作,避免急升急降;平台上人员需站稳抓牢,禁止在升降过程中更换作业位置。
  • 作业限制
    • 平台承载不超过额定载荷,严禁超载或偏载(人员、物料均匀分布)。
    • 臂架幅度不得超出规定范围,禁止在未伸全支腿时作业;遇大风(6 级及以上)立即收回平台,停止作业。

3. 应急处理

  • 若液压系统故障导致平台无法下降,立即启动手动应急下降装置,缓慢将平台降至地面,严禁人员自行攀爬逃生。五、通用安全原则
  1. “先检查,后使用”:任何登高设备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方可作业。
  2. “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如吊篮、登高车)需由经过培训的专人操作,禁止无证或非指定人员使用。
  3. “环境适配”:根据作业高度、场地条件选择合适设备(如高度>6m 优先用脚手架或登高车,而非梯子)。
  4. “应急优先”:作业时随身携带通讯设备(如对讲机),明确紧急联系人及救援路线,遇险情先撤离再报告。

正确使用登高设备的核心是 “敬畏规则、杜绝侥幸”,任何操作都需以 “不发生坠落、不损坏设备” 为底线,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想了解更多报名详细流程联系李老师13332697680

在线报名

返回顶部